各相关单位:
为了落实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精神,更好地引导我校科技工作与区域优势相结合,在参照国家科技项目指南、结合我校学科结构,根据渭南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了渭南师范学院自然科学项目指南。我校2015年自然科学类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仍然坚持:参照项目指南,结合地方急需,重视实地调研,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校企合作,强调协同创新;关注理论探索,突出成果转化。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要求
1. 申报对象为我校在岗教职工。
2. 为给更多教师提供科学研究机会,凡是有未结题校级项目的教师均不能申报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
3. 参照指南(见附件),题目自拟。参照项目指南,认真调查研究,根据地方急需、结合个人专长、考虑持续发展,认真选题立项。
4. 立项类别:自然科学类2015年分重点项目,每项2万元;一般项目,每项1万元;育苗项目,每项0.5万元。育苗项目原则上不资助教授。
5. 项目要求实地调研。立足实际调研,获取真实资料,通过个案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探讨普遍规律,提供决策参考或技术指导。
6. 项目要求有学术创新。项目要在以渭南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带有普遍性的理论观点,不仅对渭南、而且要对陕西乃至西部、全国某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在研究领域实现学术创新;技术类项目鼓励成果转化,若研究成果得到政府部门或 企业采纳,学校将根据科研奖励办法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7. 成果要求:(1)要求提交研究报告1份;(2)重点项目要求2篇A类论文或获批专利1项;一般项目要求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为A类核心;育苗项目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育苗项目滚动出高一级别的项目,视为结题。(3)
重点项目要求做学术报告1场。
8. 研究期限: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原则上要求满2年结题。如有特殊情况,须写书面延期申请。
9. 其它要求按照学校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10. 项目申报详细要求请参看“2015年渭南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类项目指南”(见附件)。
二、申报材料
《渭南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类项目申请书》一式2份(请在科技处科研管理系统网站下载),A4纸打印,同时请将电子版发送至科技处邮箱。于2014年10月10日中午12点前,交至科技处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孟 琳
联系电话:0913-2133889
邮 箱:wsykjc889@163.com
科学技术处
2014年9月24日
附件:
2015年渭南师范学院科自然科学类项目指南
(一)生态领域
(1) 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
(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
(3)河流湿地的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研究;
(4)生态农业产业及技术开发研究;
(5)资源及其开发与有效利用研究;
(6)水资源的保护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二)工程技术及信息工程领域
(1)网络及信息安全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2)软件工程及系统软件技术;
(3)面向行业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和产品;
(4)物联网及新型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产品;
(5)光电检测技术与设备研究;
(6) 智能化图像处理技术;
(7)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各种专用芯片、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及产品;
(8)农业高新及应用技术研究;
(9)环境治理技术研究;
(10)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11)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开发研究;
(12)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
(13)遗传育种技术研究;
(14)低碳技术及工艺研究;
(15) 传媒相关技术研究;
(16)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17) 军民融合技术研究;
(18) 食品水果加工研究;
(19) 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技术研究;
(20)IC测试及分析技术;
(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1) 生物能开发研究;
(2) 工艺品材料研究;
(3) 基于量子效应的人工微结构材料研究;
(4)光电材料制备技术及产品;
(5)高性能碳纤维及碳复合材料;
(6)生物医学材料、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7) 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
(8) 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技术。
(四)自然科学基础领域
(1)数理科学重要问题的原创性研究;
(2)数学、力学、天文、地理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交叉研究;
(3)能够推动应用学科进步的前沿性数理问题和方法研究;
(4)与能源、信息、生命和空间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数理问题研究;
(5) 围绕渭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为生命、材料、资源与环境、能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
(五)重点支持领域
(1)军民融合技术研究
(2)湿地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