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根据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合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的要求,现就我单位刘展晴同志参与陕西师范大学申报的“环境刺激响应性功能材料的构筑、构效关系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事宜进行公示。
 对此若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科学研究处实名反映,请注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单位和电话,以便联系。
 公示时间:2020年4月19日—4月26日
 联 系 人:田昊
 电话:0913—2133223
 电子邮箱:wnsyskc@126.com
  
 科学研究处 
 2020年4月19日 
  
  
 一、项目简介
 本研究项目属于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药物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项目以调控刺激响应性功能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生物医学性能及建立高灵敏高选择响应性、低检测限的传感元件为目标,通过对功能材料结构、组成比例、组分间相互作用、制备方法及条件、响应机理(传感、溶胀与药物释放)和基础应用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备和组装了一系列具有热、pH、氧化还原、离子强度、磁、光和气敏响应特性的单刺激、双刺激、多重刺激响应性功能材料、微球与元件;建立了一系列构筑具有特定(微相分离) 结构(线性、星形、刷/梳形、H形等无规、嵌段、交替及接枝嵌段共聚物)、特定构筑单元、组成与独特物理化学性能、生物医学性能及电化学与气敏响应性功能材料的方法。首次提出静态荧光淬灭法测定嵌段共聚物胶束团聚数的方法及采用偶联反应构筑具有交替结构聚氨酯(PUs)共聚物、高支化构造 PUs支架材料、PUs水凝胶和薄膜技术;创新性地提出热敏三臂星型无规共聚物胶束聚集体的概念;揭示了功能材料的微相分离(结构与程度)、分子(自)组装、表面亲/疏水性、溶胀性能、机械性能、物承载与释放性能、生物相容性及体外降解性能与功能材料内在的结构因素,如分子构造、序列结构、体系组成比例、组分间相互作用及嵌段分子量间的关系规律;解决了现行刺激响应性功能材料载药量低、靶向性和稳定性差、响应灵敏性及检测限低等缺陷,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中的药物靶向释放体系(DDS)、磁共振成像、组织工程及在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纳米反应器、吸附剂(污水处理)、环境净化、物质分离及微量成分富集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二、署名代表性论文
 
  
   
    序号  | 
    论文专著名称   | 
    刊名  | 
    作者  | 
    第一完成单位  | 
    年卷页码  | 
    发表时间  | 
    通讯作者  | 
    第一作者  | 
    国内作者  | 
    他引总次数  | 
    知识产权是否归国内所有  | 
   
   
    1  | 
    Poly(MAA-co-AN) hydrogels with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theophylline controlled delivery  | 
    Acta Biomaterialia  | 
    Yanling Luo,  Kaipu Zhang, Qingbo Wei, Zhanqing Liu, Yashao Chen  | 
    陕西师范大学  | 
    2009年9卷 316−327页  | 
    200901  | 
    罗延龄  | 
    罗延龄  | 
        刘展晴,等  | 
    42  | 
    是  | 
   
  
 
 
 
 
三、参与申报排名情况
 
  
   
    姓名  | 
    排名  | 
    行政 职务  | 
    技术 职称  | 
    工作 单位  | 
    完成 单位  | 
    对本项目贡献  | 
   
   
    刘展晴  | 
    3  | 
    副院长  | 
    副教授  | 
    渭南师范学院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要负责疏水调控水凝胶的构筑、结构与形貌表征、性能研究;是代表性论文1的共同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