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全国“公共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实训楼科学大讲堂隆重召开。研讨会由我校社会科学处、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地与“秦东公共教育”特色学科平台协办。会议特邀专家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应强,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胡卫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与政策系主任鲍威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王俭教授,《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主编马海泉,中共党史研究专家贾巨川等。院长丁德科,党委副书记赵伏友,副院长李海龙等学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党委副书记赵伏友主持。
院长丁德科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主题的致辞。他寄语当代大学生,传承先进文化,树立科学信仰,提高学习科学能力、锻炼科学品质,坚持务实求真、永远快乐奋斗,成长为新一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胡卫平发表了“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 ”的首场专题报告。胡教授基于深入的实践研究和广博的国际视野,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发展方向以及教学管理创新的内涵,强调高校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高校应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胡卫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开幕式第二场报告是中共党史研究专家贾巨川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传承”。贾巨川研究员从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探索的精神丰碑、赤子之心和创新情怀等方面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苦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创新,对青年学子如何传承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殷切的建议和希望。

贾巨川教授作专题报告
本次学术会议将在27日、28日两天分别进行三个论坛:“教师教育与马克思主义论坛”、“秦东公共教育论坛”和“教育高峰论坛”,共计11场专家学术报告。这是我校探索区域公共教育事业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与实践的一次盛会,将有力提升我校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的建设水平。
省内部分高校教师,渭南市中小学校长代表,我校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教科所及相关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还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教育硕士课程班的学生代表约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通讯员 范牡丹;摄影 张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