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及中共渭南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渭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渭南师范学院决定合作设立2025年“助力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研究课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指南
(一)思政类方向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渭南文化强市建设中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
2.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通过青年宣讲员在渭南文化强市建设中的传播矩阵研究。
3.渭华起义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政课创新研究——以思政课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为重点
4.渭南红色文化资源谱系梳理与时代价值挖掘研究——兼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二)区域文化类方向
5.黄河文化与华山文化的历史渊源、时代价值及创造性转化研究——以渭南建设中华文明赓续发展高地为核心
6.“文旅+”战略下渭南文化制造业培育路径研究——以印刷包装、新兴业态等产业为重点
7.一带一路视域下渭南文化品牌“走出去”的跨文化适应与海外传播研究
8.“千万工程”经验下渭南人文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传统村落保护与农文旅融合为抓手
9.文化强市视域下渭南中小学教师队伍人文素养提升路径与评价机制研究
10.“赛事名城”战略下渭南体育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路径研究
(三)其他人文哲社类方向
11.《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在渭南市的落地路径与制度保障研究
12.《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框架下渭南哲学社会科学平台体系建设研究——以地域文化研究及科普平台搭建为重点
13.体医融合促进全民健身与健康渭南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社区健康服务模式的探索
14.户外运动产业赋能渭南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秦岭北麓与黄河西岸资源开发为例
15.杨震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与渭南廉政教育基地文化品牌提升策略研究
16.渭南廉政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科研诚信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17.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风险防范与渭南文化强市建设协同路径研究——基于文化数据治理与产业创新实践的考察
项目申报人在所列示的课题指南中选择题目进行申报,也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对选题的文字表述进行适当修改,自拟题目申报。
二、申报要求
本项目为渭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由市社科联、渭南师范学院社科联组织实施,面向渭南师范学院公开申报。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人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能够深入实地开展调研,有较为丰富的成果积淀。原则上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
2.已承担渭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且未结项的不得申报。已承担渭南师范学院2025年区域协同创新计划项目的不得申报。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各类人文社科类项目且未结项的不得申报。
3.为保证项目研究质量,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项目研究,每个申请人作为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项目参与者最多可参与两个项目。
4.选题与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已主持完成或立项的其他厅(局)级及以上项目相同或相近的,不得申报。
5.项目立项后,不得随意更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不得变更研究题目及研究内容。
6.各学院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申报内容真实性、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在合规合格后签署明确意见。
7.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组成专家团队联合攻关,鼓励与市内党政部门实际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研究。
(二)申报方式
1.申报项目须按照要求填写《渭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2份,采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和《论证活页》(5份,采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统一填写《渭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1份),加盖公章后于2025年10月24日前将纸质版(科研处统一盖章、统一报送)和电子版报送市社科联(电子邮箱:wnsklxhk@163.com),逾期不予受理。
2.相关资料表格在邮箱wnskxmsb@163.com(密码:Xhk2126983)进行下载。
三、项目立项及资助经费
本项目由渭南市社科联、渭南师范学院社科联会同相关专家进行立项评审。主要考察项目综合研究能力,包括课题团队研究人员组成、项目设计、研究方法、预期目标、相关成果等,择优确定立项项目。
本项目每项资助2000-3000元,资助经费在立项后拨付。
四、项目结项
(一)本项目研究周期自立项文件发布之日起至2026年9月30日,结项需提交一万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和三千字左右的研究成果摘要;同时报送电子版。
(二)市社科联、渭南师范学院社科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项目结项成果评审,项目评审合格后,由市社科联办理结项手续。
(三)研究成果获得市级以上领导批示或县级以上党委、政府采纳的,并可免于鉴定申请提前结项。
五、成果使用
市社科联、渭南师范学院对成果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及处置权,项目组成员拥有项目成果的署名权。在公开发表时应注明“2025年渭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及项目编号等信息。
六、有关要求
(一)申报项目时要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二)市社科联、渭南师范学院社科联全程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不定期督导项目进度与研究质量。
(三)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报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
(四)课题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予以撤销:
1.课题研究成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与批准立项的课题研究设计明显不符;
4.结项成果首次鉴定为不合格,经修改后二次鉴定仍不合格。
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省市社科联研究项目。
联 系 人:罗盼 田昊 叶友沛
联系电话:2126983;2133223
渭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渭南师范学院
2025年10月14日